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李盼盼
????日前,证监会与央行、银保监会联合发布《关于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“《通知》”),扩大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参与现券交易的银行范围。在前期试点基础上,扩大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参与现券交易的银行范围,包括政策性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、股份制商业银行、城市商业银行、在华外资银行、境内上市的其他银行。这意味着,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又迈出重要一步。 ????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,本次扩大银行参与范围,将有助于丰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体系、改善其流动性,激发市场投资主体活力。 ????《通知》表示,在前期试点基础上,扩大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的银行范围。包括政策性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、股份制商业银行、城市商业银行、在华外资银行、境内上市的其他银行,村镇、农商(非上市)、农信则没有被允许进入。 ????同时,银行还可参与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涉及的证券账户开立、债券登记、存管、托管及结算业务,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法律和规则办理。参与债券竞价交易的银行,应当制定相关内控及风险管理制度,规范操作流程,防范有关风险。 ????《通知》明确可参与债券竞价交易,但对于大宗、固收平台、回购交易没有明示,但从交易所的债券交易规定看,后三者应该是允许的。 ????数据统计,目前我国债市存量余额为92万亿元左右,其中银行间市场存量债券余额超过80万亿元,占比接近90%;交易所市场存量债券余额9.8万亿元,占比10%。而从流动性上来看,2018年交易所市场全年现券成交1.8万亿元,银行间市场现券成交148万亿元,交易所的交易量仅为银行间的1.2%。 ????明明表示,政策性银行和国开行、国有大行、股份行等银行获准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,意味着除了非上市农商行、农信社以外,其他绝大部分商业银行都获准进入市场交易,将为交易所市场注入新的活力。 ????我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财政部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,经历了较为曲折的探索和发展历程。目前,债券市场形成了交易所(上交所、深交所)市场、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3个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体系。 ????交易所市场是债券交易的场内市场,市场参与者既有机构投资者也有个人投资者,属于批发和零售混合型的市场。银行间市场作为债券场外市场的主体,参与者限定为各类机构投资者,属于场外批发市场。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是银行间市场的延伸,参与者限定为个人投资者,属于场外零售市场。 ????明明表示,一直以来,交易所市场归证监会监管,银行间市场归央行监管,“五龙治水”意味着中国债券市场是分割的市场。如今,扩大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参与现券交易的银行范围,这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是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协同发展的关键一步,有助于增加交易所市场的资金供给,促进债券市场的融合发展,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功能。 ????明明还提到,这一互联互通一定程度上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。“尽管交易所债券市场体量较小,但信用债、公司债、资产支持证券等资源较多,银行可投资的标的增加,也能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,不过银行还需加强风险评估管理。”他说。
|